11. Januar 2010
蘋父無梨子
我上次討論的德文成語的典故,可以分成四類如下:
- 一、 古代經文: 不僅是從基督教的聖經, 而且是從古代羅馬、希臘、日耳曼族的神話中來源的成語。
- 二、 民眾俗語: 與漢語一樣, 也有反映民眾智慧的成語。
- 三、 文學名言: 引用從古至今各個時代名垂千古的作家而出的成語。
- 四、 拉丁文片語:到中世紀歐洲的學問都是用拉丁文的。儘管時代變遷,在德國很多學生還在學校拉丁文。因此書面語還有許多是直接從拉丁文借用的慣用語。
我這次想介紹的是一則民眾俗語來的成語: Der Apfel fällt nicht weit vom Stamm. 直譯是「蘋果落的地方離樹幹不遠」,意思就是說孩子受到很多父母的影響, 他在很多方面上就會接近父母。另一種說法是Wie der Vater, so der Sohn (「兒子如父親」)。中文有一則類似成語「虎父無犬子」,但是可能有所差別。您認為呢?
HYW said,
11. Januar 2010 um 4:46 pm
「虎父無犬子」有讚美兒子同時也肯定父親能力的意思,帶有褒揚的意味。
如果只是單純描述孩子受到父母的影響,「有其父必有其子」也許更接近(這句話也可以代換成「有其母必有其女」、「有其父必有其女」….等)。
另外,有一句台語的諺語「歹竹出好筍」講的卻是完全相反的情況:指的是不出色的父母卻生養出很傑出的孩子。